第(2/3)页 司马谈拍了拍司马迁的肩膀道:“天下能够歌颂周公的功德,那是因为他把周朝开创的文武二王的功德记录了下来,从而歌颂天下,宣扬周、邵的风尚,通晓太王、王季的思虑,乃至于公刘的功业,并尊崇始祖后稷。在周幽王、厉王以后,这天下王道衰败,礼乐衰颓,各国征战不断,先圣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典籍,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而遗忘世间的礼乐,论述《诗经》、《书经》,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自获麟以来四百余年,诸侯相互兼并,史书丢弃殆尽。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笔,是握在我们的手中,传承更是我们的使命,你明白吗?” 司马迁狠狠的点了点头道:“儿子虽然驽笨不堪,但是我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稍有缺漏,遵循父亲的教诲,走访于天下之间,搜集考证世间的传承。” 这是一幕记载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父子之间的对话,也是汉武帝时期两代太史公传承的延续。 “先生秉承父命,在汉武帝刘彻泰山封禅完毕之后,便一直在长安任职,在先太史公司马谈去世三年后,您便正式接任太史令一职,在长安求学期间,正值‘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汉武盛世,更是交友无数,遍识天下英杰。” “小友所说极是,此刻的大汉正值盛世昌隆,我在交友之中寻得各家之言,也为我以后落笔提供了一大臂助。” 汉武盛世,匈奴惧之。 长安酒馆之上,志得意满的司马迁与众位友人推盏共饮,话古今人物,谈利弊得失,成为长安酒家中的一大趣事。 “干,今天你太史公若是连我樊他广都喝不过,以后不要想从我口中听故事。” “哈哈,子长做一个太史公还被你樊家欺负,我冯遂看不下去了,同为郎官,我要站在子长这边。” “子长为太史令,老夫所传《古文尚书》希望对子长有用啊!”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