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实行考成法-《穿越明朝成天启》
第(2/3)页
于是他们开始联合其他官员,想要一致退还回去,以此来要挟朱由校。
却不想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痴人说梦,盐场已经拿到了手里,谁又甘心再让它从自己手中消失呢?
况且,在官员之中也是有贫富差距的,有的官员家里富可敌国,自然没有将盐场这些收入放在眼里,但是有的官员却是相对贫困的,每年盐场所得收入对于他们来说那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所以,有些官员想要联合起来要挟朝廷的想法,根本就没有实现,最后只是小猫三两只叫了几声,影响不了大局,这小猫三两只最后还被朱由校顺手推走直接收回了他们手中已经租聘到的盐场。
最后所得结果只能是赔了老婆还没有逮到流氓。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朝臣们最终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朝廷重新实行‘考成法’的政策。
在这一场朝臣和朱由校的博弈之中,很难说谁占了便宜。
朝臣们想利用盐场已经到手,而朱由校不便收回成命的原因打算赖账或是少付出一些银子,来进行白嫖。
而朱由校也同样利用盐场已经到了朝臣们手里而他们又不愿到手的鸭子再飞走的原因,顺势实行起了考成法。
至于朝臣们认定了朱由校不会收回盐场,打算一赖到底,既不愿意多付银子,又不愿意实行考成法?
那真是想多了。首先,有资格优先挑选盐场的官员们在整个大明的官场上来说,终究只是少数,而且这些人还全都是身居高位。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有时候名声比命都重要,如果他们真敢这样赖账的话,不用朱由校动手,这些官员的政敌,或是下边的竞争者们,就会联合起来将他们搞臭,最终只能落得个名利双失。
而他们选择屈从于朱由校实行的‘考成法’呢,最起码当有政敌弹劾他们时,朱由校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们保下。毕竟‘考成法’要顺利的实施下去还得靠着这一批身居高位的官员强力的推动下去呢。
考成法的顺利颁布和实行,终于解了朱由校心中的一大块心病。
之前各部官员打他从辽东带回来的银子的注意,朱由校利用这一点想要各部大臣们屈服,来实行‘考成法’,却没有想到这些官员竟然干耗着,宁远不要钱,也不屈从。
无奈,朱由校只好再次利用这次盐政改革来做文章了,结果也令人满意,终于实行了起来。
从这一点上,朱由校也发现,人都是利己主义者。
之前利用给各部拨银子的方法没有让这些官员们动心并且屈从,是因为这些银子毕竟是拨发给各部的,对于这些官员们来说是属于公务。
自己所在衙门没有这笔银子,大不了想要办的公务暂且先不办,丝毫不会影响到自己。
而利用盐场拍卖租聘的方法之所以会成功,则是这笔收入关系到了自己本身。
家国,家国,先家后国。
从读书人平身的志向也可以窥见一二。修身,齐家,平天下。
听听,先是自己,然后是家族,最后才是朝廷。
朱由校摇头苦笑一声,感觉自己有点理想主义了。要求所有人都心向朝廷,为此可以抛家舍业,这怎么可能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人性,改不了的。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通过租聘给官员们盐场,国库里进账了一笔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