皕廿九章 假戏真做-《味结膳缘》


    第(1/3)页

    郑皇贵妃带着皇三子离开翊坤宫,最觉解脱的是皇长子。

    除了在翊坤宫养病的皇帝,慈宁宫里听经学佛的太后,坤宁宫内一心扑在照顾六弟七弟七妹的皇后,对宫中各人影响最大、最为各人惧怕的人,当属延禧宫的皇长子了。

    倒不只是因为皇长子位极至此,还有关于他在宫中的那些传言。

    马蹄栗蓉糕就是其中之一,现在仍长留于慈宁宫中、外在毫发无损、精神内在已经完全崩溃的翠娥也是其中之一,“国本之争”也是其中之一。

    当然与众人最直接相关的还是——景阳宫的皇长子生母王恭妃了。

    传言是这么说的,王恭妃虽是皇长子生母,而生父是否真是万岁,是一件存疑的事。

    当年那个报备过《起居注》之后,自缢于慈宁宫、却不准任何人再提的典簿,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宫人再愚钝,也略能猜出一些其中缘由;此外还有,花去整整一年时间,才因诞下皇长子,终获册封“恭妃”的那名慈宁宫宫女,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

    而在这恭妃之后,最让所有人明里暗里对万岁是否真为皇长子生父产生怀疑的,则是万岁对这第一位皇子——同时也许是整个万历朝第一位合理合法的继承人的态度。

    世人都知“喜得贵子”的简单道理,反而到血脉亟待得到延续,广阔疆域仍需后主的皇家,头一个出生的儿子,怎么反而还得不到父亲珍惜了。

    皇宫内城外城都知万岁对自己长子爱答不理的态度,内城通过他对王恭妃、皇长子生活上的“格外”安排,外城则是通过他对皇长子的“参差”教育。

    皇长子之前,万岁只有皇后最初诞下的嫡长公主。无论从生活起居还是教育修养,忙于政事且正在从后张首辅时期收回皇权的万岁,仍能从百忙之中抽出功夫对她加以关注。

    而仅相差一年出生的皇长子,却从未收到过同等的对待,一天也没有。

    每每想到此处,这般刻意被生父忽略的经历,如同被强迫与生母分离一样,即使如今已至二十岁,皇长子无论如何也忘不了。
    第(1/3)页